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斗牛特辑(下)
最新动态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斗牛特辑(下)
2025-01-105

收录于话题

#人类贡献奖



上期回顾: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斗牛特辑(上)

▲选自《特茹河口的沙滩斗牛》,摄影/Marcos Fernandes(葡萄牙),2014年8月拍摄于葡萄牙塞图巴尔区莫伊塔市,第9届节庆活动类记录奖。据说特茹河口的沙滩斗牛有一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了,它类似于西班牙潘普洛纳奔牛的活动,其特点是沙子、水都增添了人与牛奔跑的难度;原本人们就坐在搁浅的废船上观战,后来有了金属或木质的围栏。【点击标题或图片回看上期内容


 伊 朗 


获奖作品:《伊朗北部的斗牛

奖       项:第10届 节庆活动类 记录

摄       影:Reza Golchin Kouhi ()

拍摄时间:2011-2016年

拍摄地点:伊朗北部

拍摄民族:吉拉克人

图片故事:吉拉克语中的“外扎”是一头公牛的意思,而这种公牛有着根凶悍的性格,在伊朗北部地区,过去它常常在人们打赌的时候派上用场,渐渐地成为专门的一项活动,特别是在秋冬两季的农闲时节,斗牛为男人喜闻乐见。虽然目前这种传统的斗牛是非法的,但在乡村,特别是吉兰省仍然十分普遍,大多是娱乐,小小的赌博也在所难免,其实不用行政命令的禁止,随着社会的变化,本土的游戏都呈现式微的趋势


 法 国 


获奖作品:《卡玛格地区的斗牛

奖       项:第7届 文体游艺类 提名

摄       影:Hoang Long Ly()

拍摄时间:2010年5月30 日

拍摄地点:法国阿尔勒市

拍摄民族:法国人

图片故事:法国南部靠近普罗旺斯的卡玛格湿地拥有丰富的畜牧资源,为斗牛提供源源不断的斗牛和斗牛手。卡玛格式斗牛的特点是,身着白色衣服的斗牛手以抓下系在牛角上的绸带为胜利,而非致牛于死地


 哥伦比亚 


获奖作品:《哥伦比亚斗牛

奖       项:第4届 文体游艺类 三等

摄       影:Henry Agudelo Cano(哥伦比亚)

拍摄时间:2002-2003

拍摄地点:哥伦比亚克雷

拍摄民族:哥伦比亚人

图片故事:危险而刺激的斗牛游戏在哥伦比亚很流行


 孟加拉国 


获奖作品:《斗牛庆丰收

奖       项:第3届 节日文化类 提名

摄       影:Md. Main Uddin(孟加拉国)

拍摄时间:2002年1-2月

拍摄地点:孟加拉国尼楚古纳

拍摄民族:孟加拉人

图片故事:过去在孟加拉,每个地区都骄傲地举办自己传统的庆祝丰收的活动,斗牛是其中一项非常独特的活动。但是后来,只有尼楚古纳地区偶尔举办斗牛活动,还得靠村民的积极和努力才能办成


转载说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公众号』


相关阅读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斗牛特辑(上)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叼羊特辑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世界游牧民族特辑(四)


协会简介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英文简称CFPA)成立于1993年,是由开国上将张爱萍创建、民政部注册登记、文化和旅游部行业管理、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直管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曾被文旅部授予“优秀社会组织”、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博士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总顾问。

协会拥有7万多名会员,以发掘、记录、传播文化遗产为宗旨,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协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HPA)至今已举办十届,二十余年来HPA汇聚了全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2万多名摄影师参与,积累了41万余幅涉及全球181个国家和地区不可复制的民俗影像题材作品,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