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生命之盐”(国外篇)
最新动态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生命之盐”(国外篇)
2024-08-3028

收录于话题

#人类贡献奖



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也承载着人类智慧的光芒。食盐,作为人类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被称为“百味之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盐也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随着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盐的用途更加广泛,除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扩大到农牧渔业、化工、交通、军事、医学、航天和新能源等不同领域。这样的发展,也为盐文化不断增添丰富内涵。


▲选自《特拉帕尼盐厂工人》,摄影/Marcello Tramandoni(意大利),2001年8月拍摄于意大利特位帕尼省,第10届生产商贸类记录奖。最繁重的工作是出盐,从独轮车到传送带,大部需要手工完成;最漂亮的景色是整齐均匀的锥形盐堆,其实是为了方便统计而养成的习惯。


从古至今,从传统晒盐、直接开采到现代化的科学提取,制盐技术的发展反映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与创新。盐从开采、晾晒、运输、交易到使用,每一步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盐道、盐夫、背盐职业等民俗事象也应运而生。盐产地不仅为人类提供调味品和防腐剂,还成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选自《马里北方的盐路》,摄影/Djeddaoui Mohamed Lazare Sa?d(法国),2017年2月拍摄于马里通布图大区通布图省陶代尼,第10届生产商贸类记录奖。在桑海帝国时代,甚至上溯至马里帝国时代,图阿雷格人就依靠贩运盐为生,这条盐路更是许许多多家庭的命脉……现在有汽车加入了运盐的队伍,骆驼和毛驴的生意受到了威胁。


在历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中,共有十余组记录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不同地区关于晒盐、制盐等相关事象的获奖组照作品。

▲选自《墨西哥制盐》,摄影/Josue Javier Gonzalez Posada(墨西哥),2013年4月拍摄于墨西哥坎佩切,第9届生产商贸类提名奖。在大盐业公司掌控市场的现代社会,利用传统方法晒盐的小型盐场生存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出卖体力的工人,尽管劳动强度很大,却收入微薄。


克罗地亚


获奖作品:《生命之盐
奖       项:第7届 生活习俗类 终审评委特别
摄       影:Stipe Surac(克罗地亚)
拍摄时间:2005-2010年
拍摄地点:克罗地亚
拍摄民族:克罗地亚人
图片故事:克罗地亚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分布着不少优质的盐场,中部扎达尔的尼恩盐场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出产地中海最纯净的盐。从罗马时代开始,这里的晒盐和其销售、运输的规则就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和强化,最终成为该地区重要的文化遗产。


越 南


获奖作品:《越南制盐
奖       项:第4届 生活习俗类 提名
摄       影:Alastair McNaughton(澳大利亚)
拍摄时间:2002年
拍摄地点:越南
拍摄民族:越南人
图片故事:著名的Hon Khol盐产品产自这里。


埃塞俄比亚


获奖作品:《达纳基尔凹地盐矿
奖       项:第10届 生产商贸类 文献
摄       影:Teodora Vasileva(保加利亚)
拍摄时间:2016年2月
拍摄地点: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达纳基尔凹地
拍摄民族:阿法尔人
图片故事:达纳基尔凹地是一片荒漠。地质学家说,这里埋藏于大裂谷形成时造出的厚厚盐层下的火山,不断喷发在地表凝结成可以直接开采的盐,生活在周边的阿法尔人几个世纪前就知道利用这些盐了。虽然这里的盐是千百年来自然结成的,无需从水中析出,但头顶的骄阳和地层下的高温让这片低于海平面几十上百米的凹地奇热无比,阿法尔人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用锄头和斧子把盐块敲下来,削成长方块便于打捆,然后用骆驼和驴组成的运输队,花一周时间送到一处集散地。


葡萄牙


获奖作品:《阿威罗盐田
奖       项:第10届 生活习俗类 文献
摄       影:Jo?o Manuel Dias Cruz(葡萄牙)
拍摄时间:2016年9月10日
拍摄地点:葡萄牙阿威罗盐田
拍摄民族:葡萄牙人
图片故事:在阿威罗泻湖边,只剩下一个还在按照传统方式即利用太阳与风生产海盐的家庭:快70岁的父亲约翰·邦卡,65岁的母亲卢德斯,35岁的儿子克劳迪奥。这个家庭,日复一日在烈日下从盐田里刮出成品,父子俩轮换着头顶70公斤的篮子,穿过盐池间的小路,去到更大的盐堆上,每天往返达百次之多,而母亲难以负重只能用小车来推……自从二十世纪中叶,这种生产方式被绝大多数经营者抛弃以后,只有喜欢购买天然盐的商人才会找邦卡家交易。


塞内加尔


获奖作品:《塞内加尔盐田
奖       项:第10届 生产商贸类 提名
摄       影:Sebastian Gil Miranda(阿根廷)
拍摄时间:2015年7月
拍摄地点:塞内加尔雷特巴湖
拍摄民族:非洲人
图片故事:雷特巴湖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不仅呈现出粉红色的湖面景观,被称为“玫瑰湖”,更自然浓缩了水分,让含盐量达到可以直接捞取成品的高度。塞内加尔和来自几内亚比绍、冈比亚和科特迪瓦等邻国的工人担任着盐田的主要工作,男人负责从湖水里捞盐,妇女负责把船上的盐堆到盐山上。为了抵抗烈日的曝晒和盐水的侵蚀,他们用一种当地树木果实的油脂涂满全身。这里出产的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湖盐主要供应西非国家,也出口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和日本,而盐工平均每人每天可以运50筐,每运一筐25公斤的盐仅能赚几美分。


文字素材|百度百科
转载说明|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公众号』


相关阅读


人类的记忆|“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手工制鞋特辑(国内篇)
人类的记忆|国际舞蹈日,“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舞遍世界
人类的记忆|国际古迹遗址日,“人类贡献奖”年赛中的古迹遗址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