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首届“中国民俗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征稿启事
最新动态
首届“中国民俗摄影理论研讨会”论文征稿启事
2025-10-108



首届“中国民俗摄影理论研讨会”

论文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俗摄影的深度发展,加强中国民俗摄影理论体系建设,确立符合新时代、符合国情的理论概念,通过研讨进一步培养摄影理论人才,从而指导民俗摄影的创作。经研究,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决定举办首届“中国民俗摄影理论研讨会”,现面向全国(不限于会员)征集论文。




一、征集主题




当代民俗摄影的理论构建与时代使命。







二、主题阐释




本届研讨会旨在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搭建国内高水平民俗摄影学术交流平台,系统梳理、深度研讨民俗摄影的理论体系、实践路径与时代价值,并聚焦民俗摄影在记录、阐释、传播非遗项目中的独特作用与核心责任,强调理论引领对于提升民俗摄影文化深度、学术价值及创作指导的关键意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征稿方向




1. 新时代对民俗摄影概念的定义、社会价值的探讨,对民俗摄影题材与内容的范畴界定及选择策略的研究,对民俗摄影纪实性、审美性、表现形式的探索。

2. 民俗摄影的本体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研究,民俗摄影的历史演变、地域特色与文化表达。

3. 非遗影像的理论构建、拍摄规范与伦理探讨,民俗与非遗摄影的图像叙事、符号解读与文化阐释。

4摄影在非遗抢救性记录、活态传承与数字化保护(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新技术(如VR/AR、人工智能)在民俗与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中的机遇与挑战。

5民俗摄影的跨学科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博物馆学、传播学等),民俗与非遗摄影的教育功能、社会传播与公众参与。

6中外民俗与非遗摄影的比较研究,中外代表性民俗与非遗摄影家及其作品个案研究,国际民俗摄影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与发展研究。

7民俗与非遗摄影的策展、出版与传播策略研究。

【注】以上为内容参考,但不限于此。







四、征稿要求




1. 论文稿件需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学术论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理论价值或实践指导意义,充分发挥文艺评论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的作用。文章观点皆属作者个人观点,文责自负。正文5000-10000字为宜(含注释与参考文献)。

2. 论文来稿要符合学术规范,引文注释需标明出处。论文需包含: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职务、论文摘要(300字左右)、正文、注释(建议采用页下脚注)、参考文献。 

3. 论文稿件请以电子文档(Word格式)发送至征稿专用邮箱photo@icfpa.cn邮件主题请注明 “首届中国民俗摄影理论研讨会”投稿+作者姓名+论文标题”。文章中如有配图除插入Word文档外,需另行提交,要求JPG格式、不小于3 MB。







五、重要提示




1. 投稿即视为作者同意论文被收入会议论文集(纸质或电子)。论文须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文责自负。

2. 入选论文将被汇编出版,并颁发证书,不再另付稿费。入选论文著作权属于作者本人,主办单位拥有线上线下出版、宣传、引用、载录等使用权。

3. 主办单位根据需要可对入选论文作适当删节或调整,并知会作者。

4. 论文入选后将通知作者研讨会具体召开时间、地点,优秀论文作者将获邀参加研讨会。







六、截稿日期




20251230







七、联系方式




  • 联系人:曹老师

  • 咨询电话:

    010-62257083

    18910817647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2025年10月10日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简介

(点击标题进入“协会简介”链接)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简介



图片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英文简称CFPA)成立于1993年,是由开国上将张爱萍创建并任首任会长、民政部注册登记、文化和旅游部行业管理、中央社会工作部党建直管的全国性社会组织,现任会长张望。凭借行业影响力与突出社会贡献,协会多次荣获文旅部“优秀社会组织”、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协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伙伴,教科文组织前副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博士现任协会总顾问。

协会现有会员7万余人,是目前中国注册会员人数最多的摄影协会。协会始终以“发掘、记录、传播祖国的文化遗产”为宗旨,深耕民俗摄影领域:一方面,协会多年来携手各级政府、文化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合作项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同时,积极参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广泛交流与传播工作,其中由协会创办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HPA)至今已举办十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二十余年来,该赛事已汇聚全世界165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摄影师参与,积累了41万余幅涵盖181个国家和地区不可复制的民俗影像作品,成为记录人类文明的珍贵文献。






END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